有些一词多义的英文单词,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有的词可以表达完全不同、甚至相反的意思,比如“aggressive”, 在形容事物时,可表示“有侵略性的”,例如“aggressive war”;而在形容人的时候,却是“上进的、有进取心的”,也可以是“过于激进的”,若是不看语境随机挑个意思来理解,别人夸你很积极,你却以为他骂你太偏激,那误会可就大了。
也有些电影角色,就因为台词翻译被“狠狠地”误会了。比如去年上映的电影《酒精计划》,其中某个片段就被某一字幕组直接翻译成:
这句“过誉的战争英雄”,大家看看这翻译是不是隐隐透露出讽刺的意味,那既然是被粉饰过的英雄,那他可能也不怎么厉害吧,是不是开始对这个人有点质疑的意思?
然鹅,这是一个典型的翻译错误。从“decorate”一词入手,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“装饰”,但它实际上也有“授勋给”某人的含义。
举个栗子,“The soldier is decorated for bravery”翻译过来就是“这名士兵因表现英勇而获得勋章”所以,剧中的“a highly decorated war hero”应理解为“得过许多奖章的战斗英雄”,表达了积极、正面的肯定。一字之差的翻译,对观众的引导差之千里。
(来源:Joseph的英语空间)
更有人因为翻译付出上千万美元的代价。
2009年,汇丰银行将“不做任何预设”(Assume Nothing)的口号向全世界推广,本意是考虑到客户背景的多元化,银行不会先入为主地作任何预设。在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时,却因为忽略了对语义的理解,最后口号变成了“不做任何事” ,这对品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。为了挽回面子,汇丰银行不得大放血1000万美元来清理这次的翻译错误。
有些更严重的翻译错误,甚至可以引起战争。
1889年,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签署了《瓦查勒条约》。在意大利语版本中,第17条被翻译为“埃塞俄比亚必须在对外事务上与意大利协商,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意大利殖民地”。但是,该条款在阿姆哈拉语中是这样的,“埃塞俄比亚国王可以要求意大利提供有关外交事务的建议”,即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是平等的,他们不是意大利人的殖民地。由于言语理解上的冲突导致的翻译问题,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最终开战了。
就在最近,我又看到一位倒霉蛋被翻译错误坑惨了,此事虽没有引起真枪实战的大战,却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。
简而言之,就是汤姆哈迪与Chinaman和roll on的故事。我追根溯源了一番后,觉得现在大家对翻译有点随意,好像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一写就好,不需要查证资料啥的,导致网友看到的意思与本来的意思相差甚远,更引发众人给他扣下了一顶“辱华”的大帽子,人人喊打。
首先这里,对于roll on一词的翻译,就是典型的翻译错误,截图中大家把它当作欺压来看…
然而我查了一些资料后发现,roll on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中性词,常用意思是继续向前,同时还有对某件事的期盼之意。
截图中这样直白的翻译、粗暴的理解,盯着几个字眼拼命揣摩意图的样子,是否让大家想起了被阅读理解支配的恐惧。但是,就算是做高考的阅读理解,也要“联系上下文”。那么,我们不妨就用正确的姿势,好好看看下面这道“阅读理解”。
汤姆哈迪在采访中用了Chinaman一词,这一把点起了大家的怒火,觉得自己被侮辱了,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首先,我们来了解词义本身。
然后再来联系一下上下文:
到这里,我们可以得出这道阅读理解的答案了——如果单凭这两个词就指责一个人“辱华“是不客观且站不住脚的,反而让人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人故意捣乱。
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,对一个外语进行翻译的时候,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,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失误,甚至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我们面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方式应该是理解和包容,更少不了虚心求证和辩证的思考,拒绝别有用心和断章取义的翻译,在展示博大胸怀的同时拥抱多元的文化,这才是作为一个现代理智年轻人的素养,不是吗。